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日期: 2022-05-1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课程编号:0410004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本科专业

学 时 数: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6学时

学 分 数: 3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初高中阶段的历史课

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

参考书: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2]郭孝义,《中国近代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6月

[3]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代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4]魏宏运,《中国现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5]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949-201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6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

[7] 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9]《新中国70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12

[1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开课单位:hahabet星辰大海官网入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课程内容对应教材的章节顺序设置了十三个专题,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和人民所作的“四个选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接续奋斗的历史,懂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旧民主主义革命、人民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必然性,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辛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懂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了解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和重大意义,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坚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4.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深刻认识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自觉用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5.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树牢唯物史观,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5
1. 树牢唯物历史观,能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
2. 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学时分配

表2 理论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专题一 大学生为什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2 5 讲授式
专题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提出的? 2 1、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专题三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没能成功? 2 2、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专题四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 了? 2 1、2、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专题五 为什么说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4 2、4、5 混合式教学
专题六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 1、2、3、4、5 混合式教学
专题七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怎样探索和开辟的? 4 2、4、5 混合式教学
专题八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4 1、2、4、5 混合式教学
专题九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 1、2、4、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专题十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 1、2、4、5 混合式教学
专题十一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 2、4、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创并接续发展的? 4 3、4、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专题十三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 3、4、5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

五、理论教学内容

专题一 大学生为什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主要知识点:

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历史

2.中国近现代史概述

3.怎样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4.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从整体上介绍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和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2.熟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和方法

3.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

难点: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专题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怎样提出的

主要知识点: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3.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及失败原因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主要历史任务

教学基本要求:

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角度出发,通过讲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近代中国由盛转向衰败的根源,从而使学生了解民族复兴是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梦想和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列强入侵对中国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1.掌握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掌握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3.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4.熟悉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基本历史过程

5.了解近代中国由盛转向衰败的根源

6.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古代中国的强盛与近代复兴的关系

      2. 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

难点:回击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专题三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没能成功

主要知识点: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教训

2.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原因、教训

3.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教训

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讲授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帮助学生认识到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通过讲授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帮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也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通过讲授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帮助学生认识到封建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根本上行不通。

1.掌握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掌握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3.掌握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4.熟悉《百日维新》《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中体西用”

5.了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发展、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脉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三个救国方案的不同特点及历史作用,进而深刻认识其历史局限性及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难点: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专题四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了

主要知识点:

1.辛亥革命前夜的复杂危机和统治者自救的失败

2.辛亥革命是20世纪是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共和政体的病变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

帮助学生掌握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第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基本过程、历史价值等知识,并通过对辛亥革命胜利和失败的表象和实质的探讨,进一步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历史走向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1.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失败原因

2.熟悉三民主义学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等基本史实

3.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2.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

难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专题五 为什么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主要知识点:

1.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2.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是怎样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3.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

教学基本要求:

讲授先进的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使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1.掌握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掌握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掌握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群体类型

4.掌握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特点

5.熟悉李大钊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6.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而没有选择其他“主义”的原因

      2.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是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难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满足中国的要求

专题六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民主革命的初步探索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教学基本要求:

讲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过程,重点讲授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的作用,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使命和伟大意义。

1.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2.熟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历史过程

3.了解国民革命兴起与失败的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难点:从中国共产党与苏俄、共产国际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专题七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怎样探索和开辟的

主要知识点: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统治实质

2.土地革命的广泛兴起

3.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探索

4.中国革命道路的主要内涵和历史意义

5.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与长征的成功战略转移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实质,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当性、必要性与进步性,全面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史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着重体会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革命营养剂功能,自觉吸取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

1.掌握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重大历史意义

2.熟悉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实质

3.熟悉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贡献

4.熟悉三次“左”倾错误的的主要表现和严重危害

5.熟悉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6.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的基本历史脉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开展土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2.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教训

难点:中国革命新道路以农村主攻方向的原因

 

专题八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主要知识点: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抗日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3.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全民性及国际性

教学基本要求:

帮助学生认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日本侵华战略的实施与侵华日军的罪行,了解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准备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全民性和国际性。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认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掌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掌握抗日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3.掌握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全民性及国际性

4.熟悉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5.了解侵华日军罪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战中不可或缺

 

专题九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主要知识点:

1.中流砥柱的提出及背景

2.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牵制日军的决定性作用

4.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讲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方针,从而使学生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决心。

1.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方针政策

2.熟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3.熟悉国民党的抗日路线方针政策

4.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残暴罪行及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形成及维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

      3.毛泽东持久战的思想

难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的比较

 

专题十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主要知识点:

1.抗战胜利后的时局

2.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包围中

3.“第三条道路”幻想的破灭

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重要意义。认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迅速溃败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原因,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1.掌握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4.熟悉解放战争的基本历史脉络

5.了解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斗争

      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战胜了国民党

专题十一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主要知识点: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5.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曲折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1.掌握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2.掌握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熟悉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

4.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挑战

5、了解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曲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历史逻辑讲清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难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贡献与遗留问题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辟并接续发展的

主要知识点:

1.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2.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和历史地位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专题教学,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 掌握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 熟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联系和区别

3.了解1978年至十八大期间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的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978年至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的生动历程

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

专题十三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知识点:

1.成就辉煌、变革深刻

2.顺利实现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原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诸多重要领域的具体体现,深刻了解这些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和根本性的,并充分认识发生这一系列深刻变革的根本原因,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1.掌握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2.掌握顺利实现历史变革的重要原因

3.熟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了解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难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六、实践教学内容

内容提要: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两类:

1、校内社会实践:以下四个项目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项目一:历史微课

学生讲课5-8分钟。以2人为单位参加(一个负责讲课,一个负责做课件)。按讲课效果分3个档次得分(20.15.10)。

选题方向:(1)“历史上的今天”(2)“我看历史风云人物”(3)“我的家乡史”“我的家庭”(4)大学生讲党史故事

(1)历史上的今天:尽量收集历史上今天的事件,拓展知识量。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编写课件,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增强对近代史的印象。

(2)我看历史风云人物: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我的家乡或我的家庭:有关家乡的历史遗迹、历史英雄人物等,或历史背景下的家族变迁过程等。

(4)大学生讲党史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党史。

项目二:历史微剧再现

以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为原型,截取事件的某一阶段或片段为内容,由几位学生协作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并录成10分钟左右的微剧,(可在课堂上现场表演,也可课下事先录好视频后在课堂播放),进而再现历史当年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领悟历史。)

项目三: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讲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必须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联系思想写出观后感。

项目四: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1篇原著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

2校外社会实践

1)线路选择

锦州线路:参观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配水池战斗遗址、帽山公墓、苹果廉政园(或南湖人文公园)。在帽山公墓,由学生表演诗朗诵,向烈士致敬。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愿撰写活动体会或考察报告,具体题目自定,择优交流。

其他线路:

A缅怀之旅: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辽沈人民和解放军、志愿军浴血奋战,打败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胜利的精品景点。沈阳的东北解放纪念碑、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小英雄谢荣策烈士陵园;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B励志之旅:展示近代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名人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人物曾生活、学习、工作、视察过的精品景点和奋斗遗迹。沈阳的毛泽东视察高坎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东关模范小学)、刘少奇旧居陈列馆、陈云旧居陈列馆;鞍山的黄显声将军故居、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抚顺的雷锋纪念馆;丹东的大鹿岛甲午海战古战场;辽阳的曹雪芹纪念馆;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C振兴之旅:展示从改革开放到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前无古人的历史巨变和诸多精品景点构成的新世纪城市发展新环境、新生活之亮点。沈阳的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铁西新区、浑南新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棋盘山旅游开发区、金廊银带;丹东的大梨树现代农业园区;营口的营口港。

2时间安排:

一般安排在五一或十一放假前后两周内。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考核由日常考核与期末考试组成。其中日常考核包括预习、随堂测验、讨论、微课、微剧、微视频、发言及微言微语等形式。日常考核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二)成绩构成

课程总成绩=日常考核(50%)+ +期末考核(50%)

 

 

   执笔人:徐姝丽

审核人:徐伟

许瑞罡

李飞宏

刘天壤

Copyright © 2025 hahabet星辰大海官方网站-梦想从这里开始 版权所有 辽ICP备15015308号

Baidu
sogou